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野外生活 >> 野外生活前景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豆瓣96,从没见过这样的猫片

来源:野外生活 时间:2022/9/27

以往写美食纪录片,肉叔总会贴心的提醒大家“观看前把食物放到伸手可及处”。

今天这部片,提示语是这样的:

请把喵星人放到伸头可吸处。

因为,片中你会看到许多导致猫瘾发作的……

(以下高萌预警!!!)

肉垫+大尾巴福利:

近距离美瞳+呆萌福利:

还有华丽丽的条纹+斑点福利:

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

抱好你的猫了吗?

接下来,我要隆重推介这部,由顶级纪录片团队BBC出手、由全球重度猫瘾患者花数十年、冒生命危险、斥巨资摄制的高级猫片——

大猫

BigsCats

不要以为人类已经对猫了如指掌,人家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。

猫科这个种族,细分下来有40多种面孔,其中小型猫就占了33种。而你对猫的了解,仅限于你家主子这一种……

每天卖萌求投食:

静如死猪,动如车祸:

还贪生怕……水:

从你家主子身上得出的结论:喵星人都是好吃懒做,离开人类就毫无生存能力的战斗渣?

完全错!%错!大错特错!

来,BBC带你看看它那些在野外生活的亲戚,是怎么个样儿的。

饿了等投食?

切。自己动爪,丰衣足食。

绝大部分猫科动物都是独来独往,因为它们凭各自的本领,单枪匹马也能搞定“美味佳肴”。

猎豹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,时速高达93公里。博尔特加速四倍也望尘莫及,你说它有啥猎物追不上?

叫你丫别拍了!

怕水?

呵呵。看看这只躲在湿地里的美洲虎,再看看对面这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型凯门鳄。

猜猜谁是谁的盘中餐?

别以为活在水里的鳄鱼就能制霸湿地,活在陆地上的美洲虎也没在怕的。

轻轻纵身一跃,一咬一个准,你还没来得及眨眼,它就搞定一顿饭了。

不但水陆两道通吃,还有超强咬合力。

海龟的壳厚达2.5厘米,得拿锯子才能锯开,肯定没有被吃掉的危险了?

不,美洲虎告诉你:

牙好,吃嘛嘛香!

海龟味,嘎嘣脆

狮子更聪明,知道团结就是力量,总是组队“吃鸡”。

作为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,它们通过组成强大的猎食联盟,分工合作,大大提高捕猎的成功率。

无论是会无影腿的长颈鹿,还是比自己重三倍、会用尖角反击的凶悍大水牛,都能拿下。

“联盟”不但保证了充足的食物,还能让捕猎时受伤的成员安心养伤。

更重要的是,整个狮群会共同照顾所有母狮和幼狮,让后代得到更好的繁衍。

等等,你说上面这些“大猫”是因为个大才混得好?

悟空你又错了,“小猫”更狠呐。

来看看这只跟你家里主子差不多size的山猫。

每天在海边觅食,捕猎难度系数那叫一个高——海阔天空,猎物有的是广阔的逃生空间。

山猫用光速飞奔过去,但还是经常没等靠近,猎物就飞了。

然后又得耐着性子躲回草丛等老半天,才有海鸥重新飞回来。

虽然不能上天入海,但山猫有的是惊人的耐性和毅力。

不断失败又如何?它每天如此,屡败屡试,总有成功的时候。

更震撼的是,这一切都在它一只眼睛失明的前提下完成的。

要知道,单眼状态根本没法保持平衡和瞄准物体,但小小的山猫用坚持不懈的笨方法,克服了不可能。

还不服?

那么来看看这个更“迷你”的小不点:黑足猫。

它们生活在沙漠灌木丛中,只在夜间出没,得用夜视摄像机才能拍到。

体重不超过一千克,狮子是它的两百倍。圆滚滚的,巨萌↓

别看它这小短腿,为了找食物一晚能走32公里,打破小型猫最远的行走记录。

但你别急着吸,这可是猫家族中最致命的成员。

不是萌死人那种致命……是真的致命。它的猎杀成功率高达60%,在同类中最高,实力证明:浓缩的都是精华。

看,一蹦老高,抓到小鸟后的表情:我超凶der!

好吧还是很萌

还有更萌的……黑足猫的崽儿。

这个最致命的杀手,也有温柔的一面。每天晚上跑三十多公里拼命捕猎,是因为家里还有个娃要喂饱呀。

崽啊,妈上了通宵班,能不能让我睡会儿

除了上面举的这些例子,猫科动物还有数不完的逆天技能。

爬树高手豹猫,脚踝可以旋转度,与地面成90度垂直行走;

完美判断距离,一跃而过4米,总能平稳降落(不像你家主子百试百扑…);

连全世界最小的喵星人,锈斑豹猫,生活能力也远比你这大活人强一百倍。

别看它奶声奶气,成年后的体型还是比树叶小,人家早就能在复杂的丛林里独立生活。

小小的身躯内,有着最大化的感官:

高于人类6倍的视觉能力;胡须根部的丰富神经能探查到空气中的微小流动;也能听到许多人类听不见的声响;嗅觉能分辨出十亿种不同的气味。

没错,这张就是放出来萌死你们的

每走一步路,都能在脑海建立丛林立体模型。

无论森林多大、多复杂,跑了多远,都能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回家的路。

大猫也好,小猫也好,除了各有各的生存技能,更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智慧,能让它们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存活、世代繁衍。

渔猫,水陆两栖,不但不怕水,还能下水摸鱼。

你以为这是天生的?

错。

它们并非生来就懂得抓鱼,而是靠代代相传的智慧:授喵以鱼,不如授喵以渔。

待幼猫长到一定的年岁,母猫就会带它们到水边,亲身教学示范。

这些小屁孩第一次看到水,虽然又害怕又紧张,但是看到老妈英勇地一下子就咬到大鱼,马上跃跃欲试。

动作是学得有模有样:一动不动,看准了水里的动静后……

我抓!

一条肥大的……水草get√

老妈:关爱智障的眼神.jpg

火候还不到位啊,多多练习吧孩纸。

同样,隐藏在印度孟加拉红树林中的老虎,没上过地理课,却懂得一生与潮汐保持协调的生活:退潮时出来沼泽觅食,涨潮又回到森林里。

在最热的南非纳米比沙漠,每年最炎热最难熬之时,方圆数百公里没有水,没有食物,人要是到了那里,肯定一步也不想动,节省体力。

但狮子的经验是:越热,越不能停下脚步。

它们在这极限高温里,依然每天坚持不懈地行走。这样,才能找到其他熬不住高温而倒下的动物。

即使是吃腐肉,也要争取活下去。

而在最冷的地方,“大脚怪”加拿大猞猁也有办法存活。

它不冬眠保存体力,而是凭着自己厚厚的肉垫和皮毛优势,在深深的积雪中行走自如,每天捕捉一只野兔“进补”,抵御严寒。

最高的地方,海拔高达米的喜马拉雅山脉,雪豹能克服险峻地势、严寒气候、食物稀缺的地带生存。

不单止是活着,人家还hin有猫生追求,每天努力地找对象,繁衍后代。

但在这猫烟稀少的地区,又没有手机(误),很难交友。要实现远距离恋爱,只能靠……

撒尿。而且收放自如。

一只大龄男雪豹,在这条所有过客的必经之路处蹭来蹭去,留下交友资料(气味),包含信息如下:

雄性,单身,求伴侣。

无论地势和气候多恶劣,它也坚持每天都认真地沿着这条路蹭一遍过去。

它坚信,路途狭窄,只要有异性经过,就一定会收(闻)到。

好惭愧,找对象还没一只雪豹努力

终于!有一天,他发现了妹子留下的信息(味道)!

于是赶紧跑过去……

蹭啊蹭~闻啊闻~(喂你这个痴汉!)

其实,它这是在留下自己的气味“回信”。蹭上自己的气味,代表:

妹砸我对你hin有兴趣啊!约不!

至于妹砸有没有回复,相亲结果如何,肉叔就不剧透了,你们自己看片去。

相信肉叔,一口气撸完三集,你不仅会出现短暂因吸猫引发的心悸和头晕,还会对你家主子刮目相看。

七大姑八大姨全是高级货,家猫就是懒得奋斗才给人类养养。

你要有天怠慢了主子,当心它一个电话招呼亲戚过来把你收拾喽。

但这个制霸全球的超强种族,却因为人类的发展正在逐渐减少。

猫也会灭绝?

没错。

可能猫奴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,但残酷的是:我们正在威胁着猫咪的生存。因为我们的发展,它们越来越接近灭绝的边缘。

即使有强大的适应能力,它们还是没能跟得上人类的速度。

过去的20年,豹的数量减少了40%。猎豹已经在25个国家灭绝。

连强大的百兽之王,狮子……数量也下跌了一半,濒临绝种。

但不管你能不能想象世界上没有猫……

反正本片摄制团队告诉你:他们绝对不能!

这是一群对猫爱得深沉的人。

看到极度罕见的、深爱的猫出现在眼前时,哭得不能自已,被旁人取笑是个傻子。

喜欢就会放肆,但爱就是克制。

BBC团队深深懂得这个道理,也通过这部纪录片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残酷的现实,以及正确的”爱“的方式。

拍这部片,不只是为了给大家云吸猫,他们的目光更长远——

为了子孙后代也能吸到各种猫,必须从现在就开始保护它们,不让它们灭绝。

而保护的前提,就是要找出适合它们生存的条件,和导致数量减少的原因,对症下药。

投入数百万英镑,打造一个高科技培育基地。

用天然、无害的场所,提供适合生存的环境,帮助它们繁衍后代,提升数量。

研究人员从不出现在它们面前,只用大量的摄像头24小时无死角监测、观察,让它们安静过自己的喵生。

留给它们最原始的环境和空间,让他们学会捕猎的生存技能。

待身心成熟后,还要给它们做精细的体检,确保健康。

一切准备完毕之后,可以带回家养了?

不。

爱它,就让它自由。

当它们重新回归大自然的一刻,当地的居民全跑来目送:

而在野外的“浪子”们,也不能省心,得时刻监测、研究、保护。

研究猎豹的阿伦博士,为了更好地记录它们的速度,亲手制作了一种高科技测速项圈。

项圈戴上了,之后怎么在广大土地上找到它们,下载数据呢?总不能每次都跑去抓它们吧?

他只好又亲手制作了……一架飞机。还在上面安装了各种高端仪器。

不但从零开始做飞机,还从零开始学开飞机。

还有人对猫咪一见钟情,为再次见面,甘愿等上一辈子。

安德鲁因为偶然一次在森林里“中了头奖”——看到极难发现的金猫,他就把毕生投入在研究这个神秘的动物上。

等了12年,投入了大量时间、精力、金钱,才拍到60张照片,很多还是糊的。

但这12年完全值得。

他发现了金猫数量骤减的原因,竟然是人们在森林中大量种植了棕榈油作物。

现在,他终于可以对症下药,采取措施,阻止他深爱的猫消失。

哪怕还要再花上12年。

更多的人,甘愿冒生命危险,只为了跟这些动物见上一面。

为了到高原寻找雪豹,摄制团队开车前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创奇普,路途极为凶险。

车道又陡又窄,结冰路面随时会打滑,而旁边就是万丈悬崖。

去到之后,不单要应对高原反应,还要每天走超远的路。

天气恶劣,随时有暴风雪,在多米的海拔上蹲点一整天,还可能没有任何收获。

看到这个背影就想贴暖宝宝了

为了追寻兔狲,摄制团队又来到地球上最偏远、最荒无人烟的地区之一,蒙古。

每天在无边无际的地方长时间行走、寻找、等待,一找就是N周,猫影都没个。

风暴说来就来,风速在毫无遮挡物的草原上飙升极快,瞬间能把人吹走,电闪雷鸣也仅在咫尺之外,无处可逃。

赶回营地固定蒙古包都来不及了,风暴过后出来,大部分临时搭建的生活场所、日常用品都吹得稀巴烂,根本找不回来。

就是这些“猫瘾”重度患者,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代价,才换回你在片中看到的:

兔狲妈带着四娃,一家五口的日常嬉闹。

才能看到极其罕见的云豹,原来也会在悬崖上睡得像家猫一样没心没肺。

尽管很萌,但等了一天它只翻了个身,摄制团队很崩溃

才能看到世界上最小的猫——锈斑豹猫,在树叶底下钻出小脑袋的一瞬间。

啊!被你发现了!

最后,肉叔想用之前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里,一位坚守在三江源拍雪豹的可爱摄影师做结尾。

一开始面对镜头他说,现在的天气不咋地,不过没关系,这里的天气过半个小时变一次,所以只要我们再等等就能有适合拍摄的光线辣……

半个小时后……

现在正在下冰雹,也许半个小时内会有美丽的阳光

又过了半小时……

开始下雪,远处的雾越来越浓。

但这位摄像大哥依旧对着镜头说,我相信再等半个小时,我们保证能等到延时摄影的最好天气。

在他看来,拍纪录片,就是一场等待的游戏。

难怪坐在暴风雪中,这哥们儿的脸上都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,太可爱了。

这段小花絮,也让肉叔之后每次看纪录片时,多了层感动和敬畏。

想看的,腾讯视频有,每集1小时,共3集。

最后,大波萌猫来袭,慎吸!

P.S.

本文是由肉叔家的主子看完纪录片后深有感触,奋爪疾书而写的。

下图为本奴才在旁伺候主子时,偷偷拍下它赶稿的瞬间↓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16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