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野圭吾。
提到这个名字,推理迷都难免心潮小澎湃。
他是亚洲范围内作品影视化最多的作家之一。
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、《解忧杂货铺》、《白夜行》、《彷徨之刀》·······
他的作品不仅读者范伟广,影视迷也不少。
那么,今天河马哥再来一部由他作品改编的电影——
《红手指》
以往悬疑电影的架构大多是——
在真真假假、混淆是非的线索中,警察通过抽丝剥茧的线索找到凶手。
但《红手指》在一开始便揭开凶手。
剧情重点则放在帮凶和警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。
这样的剧情设置相当新颖,但更考验编剧的能力。
故事发生在前原昭夫家里。
他和老婆是普通职工,儿子上小学,母亲老年痴呆。
虽然夫妻俩挣得不多,但一家人也算和和美美。
有一天前原下班后,家里一片漆黑,所有的灯都关闭。
但当他走入房门,准备按下开关时,从黑暗中走来的妻子阻止了他。
妻子手里拿着手电筒,拉着他走到客厅落地窗前。
然后,打开手电筒,指向窗台外的一片空地。
他忽然看到窗外草坪上,躺着一个小姑娘,没有呼吸,没有生命体征。
妻子告诉他,这是儿子直巳下的狠手。
小姑娘年仅6岁,跟着直巳回家,因为一点小事他狠狠勒住小姑娘的脖子,导致她窒息而死。
前原了解来龙去脉后,第一反应是:报警。
但他老婆护犊子,坚决反对,这会毁了他儿子的一生。
女人感性、单纯,在前原老婆身上完美体现。
她单纯以为只要把尸体处理了,搬离自己家,他们就可以置身事外。
呵呵,她想的太单纯,也太过于宠爱儿子。
她跪下来,一把鼻涕一把泪恳求前原不要把孩子送进监狱。
在老婆的苦苦哀求下,前原妥协了。
他戴上手套,穿上黑衣,围上围巾,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,继续在一片漆黑中给儿子遮盖证据。
小女孩脚上的一只鞋是他老婆穿上的,另一只前原给穿上。
两人系鞋带的方式完全不一样,注定会留下把柄。
顺着脚踝继续打量,小女孩脖子肿了,红红的手印还没有消褪。
前原脸上闪过一丝心疼的眼神,但很快又开始行动。
她把小女孩抱起放到纸箱,用自行车把尸体运到了公园。
前原打算以变态强奸小女孩的行为,转移死在自己家的罪证。
可以说,从前原开始实施转移计划到他完成转移,前原可谓是心细如麻。
他骑车走过泥土地,看到泥土上留着车印,停下车把车印抹去。
看到迎面走来的出租车,立刻躲到暗处。
小女孩衣服上沾到草叶子,他细心地一点一点打掉,并用水冲走。
装尸体的箱子,装到塑料袋里,藏到痴呆母亲柜子里。
前原以为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,便安心的离开了公园。
但是回到家,他才发现自己的手套不见了。
但第二天警察来家里例行询问的时候,手套神奇的出现在母亲手上。
emmmmmm,怎么回事?
小女孩的死和他母亲有关系吗?
一个老年痴呆手里怎么会有遗失在公园的手套?
为了能够解开以上谜题,由阿部宽主演的加贺警察正式上线了。
加贺敏感、心细、聪明、耐心,总能从小线索中挖掘出事实的真相。
他第一次询问前原,便觉察出他似乎隐藏着一些秘密。
但加贺没有逼问下去,两三句话便匆匆结束询问。
但是,从前原家里出来后,他看到背靠在墙上的自行车。
他细细忖度,边看自行车边瞅前原,他闻到了真相的气息。
前原对此,面部只有尴尬,表情管理即将奔溃。
但他必须稳住,于是,避开加贺的注视,回到房间。
在客厅观察加贺一举一动的前原老婆,既害怕又不看懂加贺的用意。
但此时,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:一定要保住自己儿子。
哪怕加贺看出猫腻,也必须用其他的计划圆谎;
即使警察怀疑到自己家,也必须替儿子找到“替罪羊”。
前原对老婆无可奈何,只好陪着她继续撒谎。
即使自己被加贺问的无法回答,也必须嘴硬扛下去。
似乎前原一家果真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一样。
可事实呢?
在凶杀案发生以前,前原一家彼此间非常冷漠。
前原对儿子管理严厉,父子俩之间缺乏交流,虽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心理却像陌生人。
前原老婆骄纵儿子,甚至为了儿子可以践踏法律底线。
前原儿子孤僻、胆小,所有的心事藏在心里。
在这样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家里,痴呆母亲必须学会“夹缝中求生存”。
虽然她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,但主要照顾她生活起居的却是女儿。
她女儿每天早上都会来家里,负责母亲的一日三餐。
但自从前原抛尸后,他主动照顾母亲,隔开了妹妹和母亲的距离。
但奇怪的是,前原把妹妹打发走后,她却悄悄地潜回家里,从花盆中拿走了什么东西。
至于是什么?她和凶杀案又有什么关系?
她和母亲之间又有什么秘密呢?
河马哥就不剧透了。
只说一句:影片结局出人意料,反转来的触不及防。
其实熟悉东野圭吾作品的人都知道,他倾注最多心血的是,加贺恭一郎系列。
不管在《沉睡的森林》还是在《红手指》、《祈祷落幕时》,东野圭吾给这系列作品定的基调就是——
悬疑外衣,亲情内核。
《红手指》中前原和儿子,像一对陌生人。
父亲恨铁不成钢,儿子对父亲充满怨恨。
他们的矛盾越积越深,最终靠外人才能调和。
但是,遇到了凶杀案,父亲却还是义无反顾的替儿子隐瞒真相。
加贺与他的父亲同样如此。
13岁那年,因为父亲的漠不关心,患抑郁症的母亲忍无可忍离家出走。
从此加贺一方面强烈憎恨父亲,但讽刺的是,这种憎恨的起源,同样是爱。
更准确点说,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爱。
加贺恭一郎的父亲,老刑警加贺隆正,不是看起来的对老婆孩子冷冰冰,而是他将释放爱意的方式,单一理解成:努力工作、努力赚钱。
这种“爱”,很容易被看成“工作比我们重要”。
可加贺隆正一直到死的那天,都没有忘记对老婆孩子的爱。
从某种程度上说,加贺父子和前原父子的悲剧,都是互相默不作声的牺牲。
要不怎么说东野圭吾残忍,他最残忍的,就是在洞悉“爱”的本质之后,干脆抛弃了所有甜蜜黏腻的部分,只留下最冰冷的内核——
爱就是牺牲,那还有什么牺牲,能比牺牲生命更沉重?
可以说,东野圭吾的”新参者”系列,并非血腥猎奇地展示凶案现场、绞尽脑汁地折磨肉体。
他的残忍更深,直接刺破了亲情。
“爱”的本质,就是自残和牺牲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1650.html